一、教研室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成立于1983年,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成立的运动训练学教研室,教研室对标国家重大竞技体育主战场,开展运动训练领域的相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主要承担学校各个专业本科生的必修、选修和研究生(硕士、博士)的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的教学,其主体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青少年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教练学、国际竞技体育比较、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及其延展课程;开展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运动训练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等领域的研究;招收和培养“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为全国各级各类体育专业人才进行运动训练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为各级各类运动队提供科技服务。40年来,教研室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成果,为国家竞技体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一流线下课程、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虚拟教研室建设单位、北京市精品教材、北京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等成果和奖项。
二、师资队伍
1.教师队伍概况
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所有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师在教学、训练和科研等方面整体实力强,多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北京体育大学优秀教师、北京体育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教师队伍组成情况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研究生导师(硕/博)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个人重要成果3-5项) | 裁判项目、裁判等级 |
米靖 |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运动训练学学科规范;青少年训练 | 编著:冬奥会优势项目制胜规律研究 论文:中国青少年训练存在问题与未来出路 “青春期笨拙”是否存在——青春期不同阶段青少年动作表现的比较研究 |
|
张莉清 | 女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运动训练与管理 | 论文: 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制定问题探析与提升途径 冬奥会主场参赛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运动训练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反思 |
|
李健 | 男 | 讲师 | 硕士生导师 | 一般训练理论与实践; 青少年体育赛事;集体项目与难美项目的竞技能力研究 | 课题: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研究(教育部)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改革与建设研究 论文:高度分规则实施前、后世界蹦床网上个人项目比赛成绩变化特征研究 2020年东京奥运会蹦床网上个人项目的竞争态势研究 | 田径二级 |
亓丰学 | 男 | 副教授 | 博士、硕士生导师 | 脑刺激与运动表现提升;运动与脑功能促进;脑刺激与中风、抑郁症康复;运动训练监控与评价 | 论文: 经颅电刺激技术属于兴奋剂吗? Effects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over the primary motor cortex in improving postural stability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cranial Random Noise Stimulation and Observation-Execution Matching Activity Promotes Motor Cortex Excitability Top-down and bottom-up stimulation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action observation treatment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perspective |
|
尹一全 | 男 | 讲师 | 硕士生导师 | 运动训练 | 专著:履冰踏雪冬奥会——青少年冰雪运动绘本百科 论文:两极型高强度板块训练对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 竞技表现影响的研究 提升我国冬奥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夏季化训练措施 |
|
刘瑞东 | 男 | 讲师 | 硕士生导师 | 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体能训练与运动表现分析、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机制 | [1] 刘瑞东,曹春梅,刘建秀,李庆.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应用及其适应机制[J].体育科学,2017,37(07):73-82. (CSSCI) [2] 刘瑞东,李庆.激活后增强效应的生理机制、影响因素与应用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06):58-64.(CSSCI) [3] 刘瑞东,徐文祥,姜自立,李庆.超等长训练方法的应用及其训练启示[J].体育学研究,2018,1(05):78-88. (CSSCI) [4] Liu, R., Liu, J., Clarke, C. V., & An, R. (2020). Effect of eccentric overload training on change of direction speed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38(22), 2579-2587. (SCI) [5] Liu, R., Liu, J., Ma, X., Li, Q., & An, R. (2021). Effect of FIFA 11+ intervention on change of direction performance in soccer and futsal play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 16(3), 862-872. (SCI)
|
网球一级裁判 |
三、教学工作
教研室开设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学校体育竞赛与训练、国际竞技体育比较、青少年体育理论与实践、竞技体育概论、教练法、运动训练学专题、运动竞赛学专题、运动训练学前沿专题、运动竞赛学前沿专题、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专题、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专题研讨等共计13门课程。在学堂在线、大学从事体育教学31年,其中,北京体育大学教学16年,主要讲授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青少年训练、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等课程。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运动训练应用基础综合、现代体育竞赛等4门课程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中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网等平台上线。
四、科研工作
项目:
总局委托重大项目:中美俄竞技体育竞争优势比较分析202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改善足球运动员运动疲劳后认知控制的影响及神经机制研究2022
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无创脑刺激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的技术引进项目2020
论文:
u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ketball rotation and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using substitution network analysis 通讯作者 2023.7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u 体能训练新方法推介——递减负荷训练的释义与应用 通讯作者 2022.10 中国体育科技
u A Validation Study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ex in Monitoring Basketball Training Load , Frontiers in Physiology,通讯作者 2022.11
u 负荷管理新工具:急慢性负荷比的研究进展通讯作者 2022.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u “青春期笨拙”是否存在——青春期不同阶段青少年动作表现的比较研究 通讯作者 2021.7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u 高度分规则实施前、后世界蹦床网上个人项目比赛成绩变化特征研究,2015,中国体育科技
u 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制定问题探析与提升途径,2019,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u 两极型高强度板块训练对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 竞技表现影响的研究,2022,中国体育科技
u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应用及其适应机制,2017,体育科学
u Top-down and bottom-up stimulation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action observation treatment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perspective,2023,Frontiers in Neurology
u 经颅电刺激技术属于兴奋剂吗?2023,体育科学
u Effect of FIFA 11+ intervention on change of direction performance in soccer and futsal play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202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
五、人才培养
自教研室开始研究生培养起来,累计培养博士生百余人,硕士近千人。其中,代表性的研究生毕业生有北京冬奥会形象大使李妮娜、蹦床男子网上个人项目奥运冠军董栋,乒乓球世界冠军牛剑锋等。
六、社会服务
积极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十七个项目的“十四五”项目发展规划修订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主动承接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青少司、人才中心、各协会、地方体育系统以及教育部等交办的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体育行政管理者、体校校长、各级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社会体育人员等开展学术、科普讲座。主要专题有:运动训练学研究范式、体育学术科的研究热点难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规律、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运动训练体系的国际借鉴与创新发展、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青少年训练新理念、我国青训体系的回顾与展望、青少年训练常见问题与对策、球类集体项目训练新理念、教练员执教理念、校园运动训练与竞赛等。
七、合作交流(社会、国际等)
作为国家第一个运动训练学教研室,与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合作开展运动训练等相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分享经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打造优质课程和优质服务。2023年,与其它兄弟院校的运动训练学教研室合作获得北京市虚拟教研室建设单位称号。教研室教师均有国外学习或访学经历,并先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过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