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简介
体操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与学校同龄。教研室的组建最初起源于1952年先农坛成立的筹备组,1953年正式成立体操教研组,1955年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在前苏联体操专家的指导下,招收了第一批体操研究生10余人。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办学规摸的扩大,到1957年体操教研室的教师人数曾高达108人,是全校最大的教研室。1989年我校体操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1996年获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成为当时我国体育院校学术水平最高的学科之一。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体操教研室为我国的体操事业培养了众多高水平人才,涌现了一大批体操教学、训练、科研、裁判方面的优秀人才。如今建校初期为体操教研室的创建和发展立下功绩的老一辈教师均已退休,新一代体操教研室的教师传承了老一辈北体体操人严谨认真、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继续耕耘在我国体操教育事业的第一线。
二、师资队伍
1.教师队伍概况
体操教研室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硕士导师4名。教师多具有多年专业运动训练经历,包括1名世界冠军、4名国家健将;现有国际级体操裁判2人、国家级体操裁判6人,专业技术水平总体较高。多年来体操教研室重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形成了一套独特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和手段,形成了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教师在教学、训练方面的整体实力较强,先后获得了2019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功比赛体操第一名;2017年全国体育院校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第一名、单杠第二名;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三等奖;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体育大学混合式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体育大学“优质本科教案”;北京体育大学“本科在线教学优秀课程” 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突出贡献奖、北京体育大学优秀教师、北京体育大学师德先锋、北京体育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教师队伍组成情况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研究生导师 (硕/博)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个人重要成果3-5项) | 裁判项目、裁判等级 |
竭晓安 | 女 | 教授 | 硕导 | 体操教学与训练 | 1.程菲平衡木团身后空翻转体360°站木运动学分析; 2.从北京奥运会看国际女子体操的竞争格局; 3.当代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发展态势的研究; 4.从第44届世锦赛看新周期国际女子体操竞争格局及各单项发展趋势; 5.新规则下我国女子体操实力分析 (以上均为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 竞技体操、国际级 |
李吉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体操教学与运动训练 | 教材一部、专著两部 | 竞技体操、国际级 跳台滑雪、一级 |
金逵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体操教学训练 | 1.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 大中小学运动等级评价体系研究(2022); 2.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我国中学体操教学改革及体系构建的时代性研究(2020) 3.主编《体操》全国体育院系普修教程2011 4.主编《校园快乐体操教学指导》2022 | 竞技体操、国家级 健美操、国家级 |
丁冬云 | 男 | 副教授 | 硕导 | 体操教学训练 | 1.第八套广播体操创编与推广; 2.高水平跳水运动员高难度动作创编研究; 3.学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 技巧、国家级 |
杨波 | 女 | 讲师 |
|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训练学 |
| 竞技体操、一级 蹦床、国家级 |
张世斌 | 男 | 讲师 |
| 幼儿园至大学学段体操、蹦床、技巧、基本运动技能教学与训练;竞技体操、蹦床运动训练;老年人抗衰老功能性运动训练、特殊人体育运动、动作纠正与运动治疗;体育运动智能化教学与训练辅助器材研发 | 1.北京体育大学蹦床双人同步训练测评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2.《中国学生体操运动能力国家标准》中国强制性标准; 3.《中国学生蹦床运动能力国家标准》中国强制性标准; 4. 《中国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国家标准》中国强制性标准; 5.科技部《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运动—营养干预促进老年健康技术的建立》国家重点课题研发 | 蹦床、一级 竞技体操、一级 |
冷朝丽 | 女 | 讲师 |
| 体操、快乐体操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1.国家蹦床队教学训练方法的传承与发展---高级动作教学训练方法的科技服务; 2.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教材编写; 3.北京体育大学“高参小”快乐体操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的探讨; 4.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竞争格局及巴黎奥运周期中国女队备战策略; 5.巴黎奥运周期新规则变化解析及对中国体操女队备战启示 | 竞技体操、国家级 |
卢英杰 | 男 | 讲师 |
| 体操、啦啦操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1.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2: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 8000 华龄出版社 2022年6月第一次印刷 ISBN978-7-5169-2273-6; 2.《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青少年培育冰雪运动的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19年11月 第二作者; 3.抛接难度动作直体后空翻运动学的分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22年3月 第二作者; 4.抛接难度动作直体后空翻表面肌电特征的分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22年3月 第二作者;5.体教融合视阈下啦啦操项目助力学校体育特色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3年10月 第三作者 | 竞技体操、国家级 啦啦操、国家级 |
三、教学工作
体操教研室承担着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竞技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以及武术学院、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冰雪学院等多个学院本科生的体操教学任务,开设了体操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体操专项教学训练实践与理论、体操专项体能训练方法与实践、体操技能拓展教学训练实践与理论、体操、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等多门课程;同时还承担着体操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开设了体操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研究专题、体操教学训练专项研究1、体操教学训练专项研究2、体操教学训练五门研究生课程,教研室年教学工作量近6000学时。在多年的教学训练工作中,涌现了一批教学能手,在全国、北京市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的各种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得各种荣誉。
四、科研工作
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体操教学与训练、体操规则与裁判、快乐体操、学校体操、体操技术分析等。多年来,体操教研室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密切协作,承担了国内外体操大赛的调研工作,常年参与国家体操队综合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国家体操队体操规则综合科技服务以及国家体操队备战奥运会综合科技服务等科研工作;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了《中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大纲》、《中国少年儿童体操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中国体操师资培训教材》、《中国体操项目等级规定动作及评分标准》等国家级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
五、训练竞赛裁判
体操教研室现有国际级体操裁判2名、国家级体操裁判4名,此外还有蹦床、健美操、啦啦操国家级裁判各1名,多年来一直参与国内外体操比赛的裁判工作,多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每年为学校举办一级、二级和三级裁判培训班,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的体操裁判后备人才。教研室还常年帮助中央国家机关举办运动会及广播体操比赛的训练及裁判工作,为我国广播体操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
六、合作交流(社会、国际等)
教研室积极参与社会合作,承担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举办的体操师资培训讲师工作、北京市“高参小”体操课程的开发以及教材的编写、北京市“高参小”兼职校长、北京市体操比赛裁判工作、北京市海淀区体操协会的体操裁判培训工作、中央国家机关运动会广播体操展演、中央国家机关广播体操比赛教练及裁判等工作;同时努力开展国际交流,先后派教师赴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日本体育大学访学交流,一位教师曾担任缅甸国家体操队主教练,带领缅甸体操队参加第23届南亚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